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探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 > 证券上市法律知识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探讨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22

 
137194
摘要: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出现以后,如何在现行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下对它进行会计处理存在着许多观点,有“费用论”、特殊权益论”、“非会计对象论”等。文章认为,将股票期权纳入费用不论从它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其发展态势上说都将成为一种必然。

股票期权费用化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

1. 公司委托-代理理论

根据公司委托-代理理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一种激励机制。在股份公司中,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差异和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实际上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可能侵犯所有者的利益。为了最小化公司代理成本,所有者寻求各种激励机制,其中包括股票期权。与其他激励机制相比,股票期权通过让经营者成为未来可能的股东,赋予其未来可能的剩余索取权,从而缓解了两权分离产生的矛盾。这使得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尽可能地达到一致性,减少了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所有者对其监督的负担,有效地降低了公司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2. 股票期权作为薪酬的特殊性质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激励成本应被视为公司的管理费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薪酬形式,股票期权是除工资和奖金以外的额外经济补偿部分。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报酬应被视为一种费用。如果股票期权不是一种薪酬,那么它应该被归类为什么呢?如果薪酬不是一种费用,那么它又应该被视为什么呢?

经理人股票期权费用化会计处理的争论

1. "费用"论

根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相关规定,股票期权应被确认为公司的一项费用,列入利润表中的补偿成本。

2. "特殊权益"论

根据李*友的观点,经理人股票期权既不属于权益,也不属于负债。它兼具两者的特性,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权益处理方式,而不改变现有的会计模式。

3. "非会计对象"论

徐-珊建议,经理人股票期权不应被视为会计系统的处理对象,因为它不符合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会计系统处理对象的范畴。然而,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信息制度应该被严格规范,并尽早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准则。

4. "利益分配"论

根据谢*仁的观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在于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经理人作为公司的剩余控制权的持有者,参与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因此,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价值在于公司剩余索取权,进而公司剩余的分享。以上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和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我们认为将股票期权列入费用处理的观点较为优越。
延伸阅读
  1. 我国经理股票期权的相关会计处理
  2. 股票期权制度有哪些原则
  3. 股权激励无偿是否交税
  4. 从公司离职期权保留吗
  5. 股权激励计划需要载明哪些事项

证券交易热门知识

  1. 公司债券发行比例是多少
  2. 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公司债券有哪些
  3. 发行公司债券监管协议是怎样的
  4. 发行公司债券筹措资金的条件有哪些
  5. 债券融资的概念及优势是什么
  6.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要申请吗
  7.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究
证券交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