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如何定义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监督管理措施法律知识

报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如何定义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15

 
136658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公司界定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在公司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定:

1. 定义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或者虽然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原因,会对公司当期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真实、公允评价产生影响。

2. 包括的项目

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

(1) 由于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损益;

(2) 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所产生的损益;

(3) 由于资产置换而产生的损益;

(4) 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政府补贴;

(5) 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

(6) 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公司应将上述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处理。此外,非经常性损益还可能包括以下项目:

(1) 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损益;

(2) 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3) 委托投资所产生的损益;

(4) 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

3. 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

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上述项目的实质,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如果公司决定不将上述项目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应充分说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额。同时,在计量上述非经常性损益时,公司应扣除所得税影响数。

延伸阅读
  1. 工程审计的定义和目的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3. 新准则和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的关联和逻辑一致性
  4. 驳回国家赔偿申请怎样处理
  5. 招投标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热门知识

  1. 在**公司领域实施原则监管的可行性
  2.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设立和运营进行了规范
  3. 营业执照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
  4. 专利权人变更费用的收取方式
  5. 金融机构领取金融许可证所需提供的材料
  6. 合作经营协议书
  7. 风险投资的概念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