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31

 
136195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针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在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会将医疗机构、预防、防疫、妇幼保健等医疗组织作为被告。这些组织都具备“法人组织资格”,也就是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颁发营业执照的单位组织。根据法律,这些组织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果需要进行诉讼和赔偿,它们本身就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管辖法院的选择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患者及其家属在解决医疗纠纷时应前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诉讼,这个法院被称为“管辖法院”。具体来说,如果医疗机构位于某县,就应到县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医疗机构位于某市,就应到该市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该市是设区的市(如东城区、西城区、和平区等),就应到该区的法院进行诉讼。

此外,我国诉讼法还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也就是以被告所在地为基准。患者及其家属不应认为在本地诉讼方便就到就近的法院立案诉讼。例如,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由于甲医院使用了乙药材公司提供的不合格药品导致的,打算将甲医院和乙药材公司一同告上法庭。根据《诉讼费》的规定,如果几个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的辖区内,各个法院都有管辖权。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向上述两家机构的任何一个管辖法院提起诉讼,两家法院都有权受理案件。

然而,患者及其家属不应利用这一点来“耍小聪明”,即在两家法院都立案诉讼,然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判决。根据《诉讼费》的规定,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最先立案的法院将管辖此案。如果后立案的法院发现该案已经在其他法院立案,它会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先立案的法院。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诉讼费用。

被告住所地变更的影响

在立案后,如果被告医疗机构已从甲区搬迁至乙区,而乙区的法院恰好有熟人,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希望将案件转移到乙区的法院审理,这样会对他们的诉讼有利。然而,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一旦案件受理,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有管辖权的法院一旦受理案件,不能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法院。

在医疗纠纷中,法律的最大体现在于“公平”。患者及其家属在遭受身体伤害后,最希望得到法律正义的“公正”对待。因此,他们不仅要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对待,还应避免将对方置于“不公正”的地位。既然双方都选择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纠纷,就应严格遵守法律的“游戏规则”。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报案流程是怎样的
  2. 医疗纠纷案件尸体处理原则是什么
  3. 不构成医疗事故并非不负民事责任
  4. 不构成医疗事故医院要承担民事责任
  5. 处理医疗事故的司法流程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工伤轻微伤的赔偿标准及程序解析
  2. 交通事故赔偿的民事诉讼攻略
  3. 发现输液管有虫是否可以请求医院赔偿
  4. 吃中药导致流产属于医疗事故吗
  5. 法院判强制医疗复议要多久出结果
  6. 尸体一般可以保存多久
  7. 医疗事故护士会坐牢吗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