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立案程序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纠纷立案程序解析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2-12

 
272107
导读:医疗事故纠纷立案程序,要包括起诉、上诉、立案审查 、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宣判等一系列流程。且起诉状写的时候,要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和合法权益,保护利益不受伤害。

医疗事故纠纷的立案程序

一、起诉

起诉是指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

二、立案审查

立案审查是指当诉状符合立案条件时,法院通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交纳诉讼费,交费后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不服,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旦上级法院受理上诉,法院会在规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并要求对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答辩。同时,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并在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三、排期开庭

排期开庭是提前规定期限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会提前规定期限进行公告。

四、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五、宣判

宣判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如果当事人同意判决,他们会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判决,需要根据情况区分对待:

上诉的形式要件

一、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包括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其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二、上诉期间

上诉期间为不服判决的当事人为15日,不服裁定的当事人为10日,计算时间从裁判送达次日起。

三、上诉状

上诉状必须以书面形式递交。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纠纷的立案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等步骤。起诉应以书面起诉(起诉状)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起上诉。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2.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
  3.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4. 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
  5.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