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如何解决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如何解决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0-17

 
136185

医疗事故的范围

1.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2. 医疗事故的级别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为四个级别: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

1. 解决途径

在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解决:

(1)医患协商;

(2)行政调解;

(3)民事诉讼。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事人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先尝试医患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双方不愿意协商,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注意事项

(1)可提出争议的情况

当事人自己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争议处理申请的途径

对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具体受理机构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如果医疗机构所在地为直辖市,受理机构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如果发生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情况,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案件移送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3)不可同时向法院和卫生部门提起申请

如果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应终止处理。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3. 哪4种医疗纠纷法院不得受理
  4.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5. 如何有效投诉医生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注意事项
  2.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程序与要求
  3.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4.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操作过失导致严重后果
  5.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
  6. 医疗纠纷起诉状
  7.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区分与解析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