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该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知识

医患双方该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29

 
135436
发生医疗事故是每个人都不想见到的,但这又是全世界每天都会发生的。那如果发生了医疗事故医患双方该如何处理呢?

医院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时,如果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报告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并向患者通报和解释。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发生。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要求

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行为;
  2.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行为;
  3. 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和病程记录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并由医疗机构保管。

当事人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当事人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处理医疗争议的期限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患双方如何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并履行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或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解。

延伸阅读
  1.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2.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3.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4.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5.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