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不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不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16

 
133328

国家行为与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一、国家行为

国家行为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国家行为又称政治行为,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追究有关领导人的政治责任。

二、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范围大、不确定,其合法性问题不适合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方式主要是同级人大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三、内部行为

内部行为,又称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主要指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以及培训、考核、离退休、工资、休假等方面的决定。最常见的是行政处分。内部行为往往涉及高度经验性的判断,法院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四、法定行政终裁行为

法定行政终裁行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特定机关作出的行政终裁决定。行政复议中,法定行政终裁行为包括国务院对省部级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所作的行政复议决定,以及省级政府对自然资源权属争议的行政复议决定。此外,出入境管理法还规定了中国公民和外国人不服出入境管理机关作出的拘留、罚款或拘留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

五、刑事司法行为

刑事司法行为是指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在具备侦查职能的机关内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对公民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该类行为必须在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范围之内。

六、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行政机关劝导发生民事争议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调解没有强制性,不属于行政行为。

七、行政仲裁

行政仲裁是指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定,由特定机关进行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的仲裁。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八、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是一种无强制力的行政行为。公民对行政指导可以遵从,也可以不响应,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指导时,通过利益引诱、反复说服教育甚至威胁等方式强迫相对人服从的,实际上是行政命令,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九、重复处理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相对人的申诉,对原有的生效行政行为作出的没有任何改变的二次决定。申诉通常是向原行政机关提出。

十、对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对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前实施的各种准备行为,如行政检查和行政调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判断标准是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的管辖及其特征
  2. 刑事自诉案件证据不足可以怎么处理
  3. 我国行政诉讼法可以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4. 被侵害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5. 如何解决房屋装修纠纷问题呢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6.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