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处罚依据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29
我国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处理方式
一、驳回起诉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处理方式应包括六类,其中之一是驳回起诉。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准确判断行政行为是否存在正当事由以及依职权而为的行政行为是否存在事实。
二、驳回诉讼请求
除了驳回起诉外,人民法院还可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仔细考虑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依申请而为的正当事由,以及依职权而为的行政行为是否存在事实。
三、判决履行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处理方式还包括判决履行。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考虑被告在判决履行后是否能够实现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如果能够达到救济目的,应当判决行政机关予以履行。
四、确认违法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处理中,还可以确认被告的行为违法。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应当考虑被告所应履行的法定职责在判决履行后是否能够实现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如果能够达到救济目的,应当判决行政机关予以履行。
五、责令采取补救措施
对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处理,还可以责令行政机关采取补救措施。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果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责令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六、责令赔偿
最后一种处理方式是责令被告进行赔偿。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如果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责令被告进行赔偿。
行政不作为的性质和情形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与行政作为存在合法与违法两种可能的情形相比,行政不作为只能是违法的。行政主体的不作为主要表现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侵犯,但也有可能出现不作为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获得不当利益而使国家利益受损的情形。我国台湾所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就针对后一种情形增加了维护公益诉讼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