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20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起诉状中应详细列明双方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包括其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通过明确当事人的身份情况,起诉状使原、被告特定化。
起诉状的主要内容是原告的诉讼请求和其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原告应在起诉状中具体说明诉讼请求,并提供支持这些请求的事实和理由。这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发生纠纷的事实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
起诉状中应提供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在民事诉讼中,案件事实的存在通常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有举证责任。因此,在起诉状中,原告应提供证据来支持其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如果涉及书证或物证,应当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提交给人民法院。如果需要证人证言,应当明确证人的住址,以便人民法院进行调查核对。人民法院还会记录原告的口述,逐一询问上述内容,并将其记入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