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执行,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什么是执行,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31

 
132706

什么是执行,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在法院执行程序中,存在很多导致不能执行的情形。这些情形可以分为法定情形和具体客观事实情形。法定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等。具体客观事实情形则包括被执行人遭遇重大意外灾难事故以及出现导致执行程序无法进行的情形。当出现以上情形时,执行程序可能会被中止、中断或终止。

法定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执行程序第二十二章执行中止和终结的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法定情形: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当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执行程序将恢复执行。

另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执行程序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法定情形: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执行的概念和目的

执行,又称为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利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诉讼活动。

执行和审判虽然都是人民法院的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原则性区别:

1. 审判基于审判权而发生,执行基于司法执行权而发生。这两种权利在我国均由人民法院行使。

2. 审判的目的是确认权利义务关系,执行的目的是实现权利义务关系。

3. 审判由人民法院审判组织进行,执行由人民法院执行组织进行。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但并不是必经阶段。除非义务人能够自动履行义务,确认法律关系的判决、变更和消灭的判决都不需要经过执行。换句话说,执行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

1. 执行必须以生效法律文书为依据。这些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和罚款决定书,仲裁机构制作的生效裁决书和调解书,以及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理决定书。

2. 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给付内容。换句话说,如果执行依据是人民法院制作的判决书,该判决书必须属于给付判决。确认、变更和消灭法律关系的判决没有执行内容,不能作为执行依据。

3. 必须是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义务人依照法律文书的要求自动履行了义务,就不需要再进行强制执行。

希望通过上述内容,您对于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1. 挪用公款出狱后仍然无力偿还怎么办
  2. 专利代理合同书(1)
  3. 执行异议上诉后果
  4. 执行完结后案外人提出异议怎么处理
  5. 律师申请刑事再审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县政府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吗
  2. 企业应履行哪些消防安全职责
  3. 响水爆炸事故问责,涉及什么行为
  4. 行政合同谁有权解除
  5.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6. 原告就被告是什么意思
  7. 行政诉讼指定管辖时间是什么时候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