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具体内容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具体内容是如何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10

 
132414

行政诉讼裁定的定义和特点

行政诉讼的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或执行案件过程中,对程序问题作出的判定。与行政诉讼判决一样,行政诉讼裁定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行政审判权的体现,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然而,行政诉讼裁定与行政诉讼判决之间存在着几个区别,这些区别正是行政诉讼裁定的特点所在。

一、解决不同问题

行政诉讼判决解决的是行政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行政诉讼裁定解决的是行政案件审理过程或案件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

二、作出时间和数量不同

行政诉讼判决一般在行政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而行政诉讼裁定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作出。在一个审理程序中,一个法院只能作出一个判决,但人民法院可以在一个审理程序中作出多个裁定。

三、适用法律不同

行政诉讼判决依据的是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而行政诉讼裁定依据的是行政诉讼法。

四、形式不同

行政诉讼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行政诉讼裁定可以是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

五、上诉权不同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出上诉,但对一审程序中的行政裁定并非都可以提出上诉,只能对部分裁定有权提出上诉。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裁定适用于以下事项:

  1. 不予受理
  2. 驳回起诉
  3. 管辖异议
  4. 终结诉讼
  5. 中止诉讼
  6. 移送或指定管辖
  7. 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
  8. 财产保全
  9. 先予执行
  10. 准许或不准许撤诉
  11. 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
  12. 中止或终结执行
  13. 提审、指令再审或发回重审
  14. 准许或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15. 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

行政诉讼裁定的法律效力分为两种情况:

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1. 企业法人变更原合同还有效吗
  2.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3. 随行监护人的承诺书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
  4. 法律专业术语重写:
  5.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的法律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2.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