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救济的现状与发展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救济的现状与发展是怎样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1-02

 
132359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不得不说是行政界的一大里程碑事件,它是我们国家第一次用最高立法形式提出了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使得行政机关有了“危机感”,促使行政机关开始规范其行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诉讼法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以保护其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而行政诉讼法解释进一步将相关利害关系人纳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利害关系人的界定问题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的规定仍然不足以满足一些相对人的要求,导致他们的权利容易受到侵犯。那么,利害关系人的范围究竟是什么?是否只要有一定联系就可以被认定为利害关系人呢?学界曾就“利害关系”的发生时间进行过讨论,大部分学者支持将利害关系人界定为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时具有利害关系的人。实际上,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采用了这种观点。

然而,笔者通过亲身经历的行政诉讼案件,深切感受到这样的学理解释并不能真正保障所有人的权利。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律没有对利害关系人作出明确的界定,才导致了学理解释在实践中的应用。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拓展

据笔者观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是最广泛的,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救济。因此,那些无法通过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都应当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这也包括了我国正在建立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可以说,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趋势。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如何的
  2.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公告是否可诉
  3. 人民法院不受理的行政纠纷事项
  4. 行政行为的范围的规定方式有哪几种
  5. 拆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