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证据认定标准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公证证据认定标准内容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2-07

 
132068

公证员对证据的认定标准

一、主体标准

主体标准要求公证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明材料,证明其符合《公证程序规则》第9条对公证当事人的要求。申请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并与申请公证事项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公证活动以申请人的申请为基础,因此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应能证明其是适格的当事人。例如,在申请对手机中存储的短信进行证据保全的公证时,申请人应提供证据证明该手机及手机号码归其合法所有,如购买手机的发票、电话费账单、电信部门的相关证明等。

二、实体与程序标准

实体与程序标准要求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是合法和真实的。虽然《公证法》第27条将真实、合法和充分并列,但如前文所述,只有能用于认定事实的证明材料才能称为证据,合法和真实是公证机构认定证据充分性的前提,即证据的充分应包含合法和真实。此外,我们还需确认申请人获得证明材料的程序或途径是否合法。特别是在强调程序正义的今天,我们应更关注申请人获得证明材料的合法性。若了解到申请人获得材料的过程是非法的,应拒绝为其进行公证。

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可分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前者指认识事物时与事物的本来面貌相一致,而后者是从法律角度认可的事实。公证员对证明材料真实性的认定应建立在法律事实的基础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客观事实。例如,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时,当事人提供了一份经公证的遗嘱和一份内容不同且未经公证的遗嘱,但后者的时间晚于公证遗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基于公证遗嘱办理继承权公证,因为公证遗嘱反映的是法律真实,而客观真实可能是立遗嘱人在后一份遗嘱中所反映的意愿。

三、充分标准

充分标准要求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能够足以证明公证书中的公证事项,并且各个证明材料之间没有矛盾,相互印证,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延伸阅读
  1.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2.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3.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4. 二套房贷认定标准对东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5.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二次起诉是否有效?
  2. 公证处的介绍
  3. 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
  4. 关于竞业限制的违约金标准
  5.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6.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7. 走私犀牛角如何处罚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