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有关问题的通知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27
在经济生活中,债务债权关系是非常常见的。有些债务人因为种种情况而不履行债务的执行,经过公证后还是履行偿还债务。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进行强制执行公证,那么国家关于强制执行公证条款的规定有哪些?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惑。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问题
公证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涉及给付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的债权文书,如果债务人在文书中承诺无需法院诉讼程序即可接受强制执行时,公证机构可以赋予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这意味着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持强制执行公证书和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护自己的债权。
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要件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满足以下条件:1. 债权文书的内容涉及给付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2. 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中的给付内容无疑义;3. 债权文书中明确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4. 符合《公证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程序
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时,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债权转让后的执行证书申请
如果债权人将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申请时,受让人需要提供原公证书、债权转让协议以及债权人同意转让并申请强制执行的证明材料。
错误债权文书的处理
如果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存在错误,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执行证书的内容和期限
执行证书应当载明申请人、被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标的和申请执行的期限。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应在申请执行标的中扣除。债务人未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而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利息等可以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列入申请执行标的。以上是关于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相关问题的解释和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