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法律知识

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08

 
131170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设立的一种限制措施。根据《公务员法》,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下面将对这三种回避进行详细解释。

一、任职回避

任职回避,也称为职务回避,是指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的限制。

1. 任职回避亲属

任职回避亲属包括:

2. 回避职务

回避职务包括:

对于特殊地域或工作性质的情况,需要变通执行职务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规定。

二、地域回避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1. 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

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包括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2. 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

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是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

3. 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

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地域回避主要规范对象为原籍任职。

延伸阅读
  1. 案例:公务员任职回避的适用与实践
  2. 公务员公务回避是否包括同学
  3.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4. 地方公务员应该回避关系
  5. 公务员回避制度指什么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中国公务员界的超国民待遇现象
  2. 公务员政审最新标准
  3. 父亲是公务员醉驾子女还可以考公务员吗
  4. 父亲嫖娼拘留,影响孩子考公务员吗
  5. 公务员嫖娼怎么处理政务处分法
  6. 坐过牢三代不能考公务员吗
  7. 失信人员的子女可以考公务员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