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务员法中地域回避的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法律知识

根据公务员法中地域回避的规定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9-27

 
131155

公务员法中地域回避的规定

适用范围和对象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的规定,地域回避适用于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主要是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

适用情形

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地域回避的主要规范对象是原籍任职的公务员。

地域回避的目的

地域回避是对公务员任职地区进行限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限制公务员在本籍或原籍担任公务,以尽量避免亲属关系对工作的干扰,为公务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在实行地域回避时,需要处理好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要善于做好人员的调整工作,确保地域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

任职回避

除地域回避外,还存在另一种限制,即任职回避,也称为职务回避。该限制适用于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限制。

相关知识:地域回避适用条件

1. 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为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2. 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是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3. 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地域回避主要规范对象为原籍任职。
延伸阅读
  1. 公务员公务回避是否包括同学
  2.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3. 地方公务员应该回避关系
  4. 公务员回避制度指什么
  5.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类型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处分解除和撤销的区别
  2. 父亲欠债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吗
  3. 应怎样签订采购合同
  4. 政府采购
  5. 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是什么
  6. 政府采购需要保留收据吗
  7. 政府采购合同违约责任该如何界定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