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主要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6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即时生效
即时生效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对相对方立即生效。这种情况下,行政行为的作出和生效时间一致。即时生效的行为适用范围较窄,适用条件较为严格,一般适用于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实施的行为。
受领生效
受领生效是指行政行为需要相对方受领后才开始生效。受领是指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告知相对方,并得到相对方的接受。受领生效一般适用于特定人为行为对象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对象明确具体,一般采用送达的方式。
告知生效
告知生效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公告或宣告等形式,将行政行为的内容告知相对方,使其知悉、明了行政行为的内容,从而行政行为才能生效。与受领生效不同,告知生效适用于难以具体确定的相对方,包括不特定的多数人和具体的相对方,但住所地不明确,导致行政行为的内容无法一一告知或难以具体告知。
附条件生效
附条件生效是指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其他条件,在期限到达或条件消除时,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主体合法
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合法、人员合法和委托合法是主体合法的具体要求。
权限合法
权限合法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行政主体只能依据法定职权实施行政行为,否则行为无效。法律对行政主体的职权设定了各种限度,行政主体不能超越这些限度。
内容合法、适当
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行政行为的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公正、合理。
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即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也属于无效或应当予以撤销的理由之一。
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对其所属人员或基于内部行政管理关系作出的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人事处理决定属于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当事人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申诉。
民事纠纷的调解或其他处理
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起诉。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授权的行为
例如讯问刑事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检查、搜查等行为。
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规定
例如行政法规、规章等。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行政机关对落实私房政策等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处理。
其他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