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15
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话,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根据《〈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法规规定既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受理。因此,行政机关可以自行强制执行,无需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否则申请将不予受理。不过,《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并没有与上述规定保持一致,而是规定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才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是立法者的原意,法律赋予某些行政机关直接强制执行权的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迅速执行行政决定,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如果赋予行政机关直接强制执行权的同时允许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能会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降低行政管理的效率,无法达到授权目的。因此,《行政强制法》没有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双重授权。那么,对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特别法中赋予行政机关选择权的效力该如何理解呢?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刑事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在刑事诉讼中,申请法院执行的条件主要包括: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该案件属于执行法院的管辖范围。
代履行,又称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代履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行因故意或过失引起。
2)该行政法上的义务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
3)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代履行后能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同一目的的义务。
4)由义务人承担必要的费用。
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以迫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法律制度。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
直接强制是一种实力较强的强制方式,因此其运用在不违背现行立法规定之外,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合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