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04
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不过,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执行期限,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或副院长的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当事人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申请。
如果执行超过六个月仍未完成,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经过上一级人民法院的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采取法律规定的措施,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完成义务,保证实现法院判决、裁定及其他法律文书内容的诉讼行为。
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当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相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具备执行能力等。
当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进行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进行强制执行。
在进行强制执行前,需要填写强制执行证,并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如果需要协助执行,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在进行强制执行时,执行人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当将执行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此外,外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请执行人的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银行、信用合作社查询、冻结和划拨存款,无需经过当地人民法院的同意或转办手续。当地银行、信用合作社必须协助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和搪塞。如果拒绝协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罚款,并建议监察机关或有关机关给予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