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当事人约定的滞纳金性质为违约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当事人约定的滞纳金性质为违约金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3

 
129769

违约金的法律性质及相关问题

1、滞纳金与违约金的性质认定

滞纳金是指超过规定的缴款期限后向缴款人征收的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款项。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与承租人常常将违约金约定为滞纳金的形式。然而,法院在某些案件中认定滞纳金过高,使违约金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根据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租赁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应平等协商权利义务的分配,并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将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约定为滞纳金,应当认定约定无效。

2、违约金的计算办法问题

在租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常常约定违约金按所订租赁物的百分之几或几十计算。然而,这种约定往往违反了公平原则。法院在某些案件中认定承租人应按所订租赁物总值的一定比例赔偿违约金给出租人。然而,法官对此种认定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根据租赁合同的性质,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是全面的,因此违约金的计算应基于租赁物的全面使用。因此,法官应对当事人的约定有所认识,并排除对无效部分的认定。

3、不完全履行时违约金的认定

不完全履行是指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全部履行因素进行履行的情况。在租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常常约定不完全履行的情况下支付违约金。然而,法院在某些案件中认定承租人未按约定期限支付租金已构成违约,出租人可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违约金。然而,根据双方当事人合同约定的文义解释,承租人并不需要每月付100%的租金,因此不应要求其赔偿该部分的违约金。

4、新协议对原合同违约金的影响

当双方当事人因撤诉重新达成了新的协议并未约定违约金时,一方当事人是否可依据原协议要求对方承担违约金的问题。在某些案件中,法院认定承租人应按原协议赔偿违约金。然而,这样的认定结果损害了承租方的利益,并与新协议相矛盾。因此,对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新协议,应排除对原协议违约金的要求。

5、多样化的违约金标准

由于现实生活中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多种多样,往往存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问题。这导致在处理租赁合同案件时,对相同事实可能出现多种认定。有些认定与民法和合同法的补偿原则相悖。因此,对于显失公平的约定,其结果可能会发生变更。

延伸阅读
  1. 强制执行逾期利息
  2.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
  3. 装修合同中逾期违约金的赔偿问题
  4.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5. 毁约金的赔偿方式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2.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3.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4.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5.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6.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7.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