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25
某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配件的生产与销售,由甲、乙两位股东投资设立。最近,税务稽查机关在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进行税收专项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中有两笔甲、乙两位股东的借款共计40万元。经过询问,了解到该公司在2007年9月用企业资金为两位股东分别购买了一套价值20万元的商品房,并办理了产权证。然而,该公司未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同时两位股东也未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拒绝扣缴义务人对其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根据相关规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如果以企业资金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或者在纳税年度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并且在该纳税年度结束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那么这将被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并需要按照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当地地税局稽查局根据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对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除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外,还责成扣缴义务人在限期内补扣或补收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
由于纳税人拒不配合税款扣缴,扣缴义务人无法履行补扣补缴税款的情况下,根据有关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向纳税人追缴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款。在追缴税款的过程中,稽查局将按照相关程序对甲、乙两位股东的个人储蓄存款进行依法查询并进行强制执行。然而,在行使税收强制执行权时,需要区分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和非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两种情况: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行使税收强制执行权;而对于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收强制执行权需要通过申请人民法院来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