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的原则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实施法律知识

行政许可的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8-08

 
128954

行政许可原则的概述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相对人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其实施应当遵循一系列法律原则。本文将介绍行政许可的主要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监督原则。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行政许可实施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2. 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及权限应当合法。

3.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件和程序。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行政许可的重要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定行政许可的过程应当是开放的,要广泛听取意见,真正做到广集民意。

2. 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3. 行政许可实施的主体要公开,即哪些机关有权实施哪些行政许可应当让公众知晓。

4. 行政许可实施的条件应当是规范、明确和公开的。

5. 行政许可实施的程序应当是具体、明确和公开的。

6. 行政许可的实施期限应该是公开的。

7. 行政机关做出的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便民原则

便民原则要求在申请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廉价、便捷、迅速地获得许可。

救济原则

救济原则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要求国家予以补救。具体救济方式包括:

1.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2.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3.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时,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应受到法律保护,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撤销或变更已生效的行政许可。

监督原则

监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具体包括:

1. 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2. 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监督。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行政许可的实施将更加合法、公正、便民和有序。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中被告错列及拒绝变更的处理方式
  2. 行政执法监督的定义和范围
  3. 公务员犯罪行为的处理
  4. 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 醉驾124能判缓刑吗

行政许可法热门知识

  1. 《游戏使用许可协议》
  2. 食品安全法的处罚标准
  3.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
  4. 农业部令2014年第4号
  5. 法律咨询: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
  6. 行政许可费挪用的处理方式
  7. 饭店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处罚方式
行政许可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珠海市劳动合同范本
  2. 委托招商代理合同范本
  3. 装饰公司章程范本
  4. 银行实习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