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8
保证人的求偿权是指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后,代替债权人向主债务人请求偿还的权利。保证人之所以享有求偿权,是因为保证人实质上是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而非履行自己的债务。因此,保证人在履行债务过程中支付的代价应当向债务人追偿。各国法律均规定了保证人的求偿权,我国《担保法》第31条明确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1. 保证人已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必须以财产上的给付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这是求偿权成立的基础。如果保证人未进行清偿行为,即使保证人劝说债权人免除主债务人的债务,导致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的求偿权也不会产生。
2. 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后导致主债务消灭。这要求保证人的履行行为与债务受偿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无论保证人清偿全部债务还是部分债务,均可成立求偿权。保证人的清偿行为可以在主债务清偿期届满前或届满后进行,均可成立求偿权。
3. 保证人的履行无过错。保证人的履行无过错意味着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时尽到了自己的注意义务,未使主债务人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时应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如通知义务和对债权人的抗辩义务。如果保证人未履行注意义务,导致主债务人遭受损失,保证人将失去求偿权。例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时应行使抗辩权,但因保证人的过错未行使抗辩权,承担了无需承担的保证责任,保证人将失去对主债务人的求偿权。另外,保证人在清偿后应及时通知主债务人。如果保证人未履行通知义务,导致善意的主债务人重复履行,保证人将失去对主债务人的求偿权,只能依法请求债权人返还已支付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