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如果由具体行政行为或与先例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当事人也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立案,可以选择合并审理或单独审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将重点放在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争议上,并作出裁判。
在坚持合法和自愿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赔偿的范围、方式和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整书。
如果被告在一审判决前与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并且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裁定是否准许。
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承担自己主张的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证据证明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数额。
如果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尚未对原告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原告的请求没有事实根据或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对于未经确认程序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确认赔偿义务机关的致害行为是否违法。
人民法院对于单独提起行政赔偿案件作出的判决,法律文书的名称可以是行政赔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裁定书或行政赔偿调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