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鉴定有哪些特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审计证据的鉴定有哪些特点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5

 
12682

审计证据的鉴定特点

第一手审计证据的可信度较高

经过审计人员实地检查、观察、复核、调查等方式获得的第一手审计证据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信。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来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比来自薄弱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

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可靠。反之,注册会计师需要进一步审计。

原本文件比复印本、草本更可信

作为审计证据的原本文件比复印本、草本更可信。

及时的证据更可靠

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更可靠。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称为足够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够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它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需要多少审计证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承担的风险。在许多情况下,数量多而质量低的审计证据和数量少而质量高的审计证据的作用基本相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满足一位明智的人提出的合理疑问。审计证据的数据必须达到能"胜过合理的怀疑"的程度,这时可认为审计证据是足够的和充分的。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和适当时,应考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的审计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等因素。此外,还需考虑经济因素、抽样总体规模与特征等因素。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在真实性、重要性和充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证据的种类多种多样,其证明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审计证据,由于搜集目的和搜集环境的不同,其证明力也会有差异。经验丰富、有能力的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审计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哪些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较弱。审计人员的主要目标应放在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上。此外,审计人员还应综合考虑不同证据的强弱,既考虑到作为审计证据的条件和获取难易程度,又考虑到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可信性和其他因素,使审计证据成为具有实质证明力价值的、有用的、综合的审计证据。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小,其证明力越强;反之,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大,其证明力越弱。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是指审计人员在考虑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证据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应该取得足够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时,如果获取最理想的审计证据需要高昂的成本,可以选择收集质量稍逊的其他证据来代替,只要这些证据仍能满足审计目的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为由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应根据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延伸阅读
  1.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要如何收集证据
  2. 舒城县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3. 自诉案件的范围有哪些
  4.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5. 上犹县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特殊情况下停止审计:决策的执行
  2. 工程结算审计有时效吗
  3. 现金流量指的是什么
  4.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5.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6.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7. 债权债务清理审计需要哪些资料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