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明确的问题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明确的问题有哪些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1-20

 
12674

申请财产保全的反担保问题

行政机关申请财产保全的性质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其合法性需要法院审查。如果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可能给被申请人造成经济损失。

反担保的法定义务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为申请人的审计机关应提供反担保。然而,《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二条并未规定行政机关申请财产保全应提供反担保的义务。这主要考虑到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机关,除了用于办公的行政经费和设施、设备等国有资产外,没有属于自己的财产,也没有用于财产担保的专项经费,因此无法提供财产担保。此外,根据《担保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家机关不能作为担保人。因此,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没有提供反担保的法定义务。

行政赔偿责任

尽管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时没有提供反担保,但如果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给被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审计机关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财产保全申请费用的负担问题

保全申请费用的预交义务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应预交保全申请费用。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未预交且不申请减、免、缓交,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保全申请。

保全申请费用的负担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二条并未明确规定财产保全申请费用的负担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法院可以根据以下情形作出裁定:如果审计机关申请的财产保全被法院受理后,审计机关自行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或被申请人提出异议并理由成立,保全申请费用应由审计机关承担;如果审计机关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达到预期目的,或在保全效力期限结束时申请转为审计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法院可以根据审计机关的申请裁定保全申请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财产保全的效力期限问题

现行法律规定的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二条未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的效力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诉前保全的相关规定,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后必须在15日内起诉,否则保全将被解除。

不适用于审计机关的规定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并非起诉,因此在审计机关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后无法在15日内起诉。现实情况是,由于审计程序的复杂性,审计机关每过15日即申请保全一次,直至审计程序进入审计决定强制执行环节。然而,法院在无任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法超期保全。

弥补法律缺陷的必要性

为解决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的效力期限问题,应尽快界定合理的效力期限,弥补现行立法的不足。

延伸阅读
  1. 仲裁财产保全的撤销条件
  2. 法院审查行为保全申请的考虑因素
  3. 保全担保的含义
  4. 诉讼保全通知程序
  5. 诉前保全费用的计算方法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2. 审计部门新权限的具体规定
  3.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问题分析
  4.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5.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6. 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的领域
  7.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