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24
(1)审计目标
确认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以及收付业务的合法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等,以评价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库存现金审查:出纳员将现金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清点现金并作记录,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和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的是否相符。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审查原始凭证。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1)审计目标
确认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以及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和分类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存货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等,以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材料的审查:审查材料采购的订货合同、验收入库情况、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在途材料等。
②库存材料审查:盘点库存材料。
③材料出库的审查: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
(1)审计目标
确认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以及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应收款项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等,以评价应收款项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应收账款的审查: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
②应收票据的审查: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
(1)审计目标
确认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以及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与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等,以评价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
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
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
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
⑤在建工程审查。
(1)审计目标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等,以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根据存在的异常现象进一步确定审查范围。
②验证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索取产品出库单存根、销货发票副本和有关明细账,相互核对,审阅一定数量的产品发运单、销货发票副本、结算凭证、有关明细账,根据生产经营和结算方式,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
③核查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审查发票和销货合同,审查销售收入计算是否正确,核实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期。
④销售退回、折让及折扣的审查,审查销货退回的合理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审查折扣和折让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1)审计目标
确认成本形成的真实性、合规性、成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调查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产品成本计划,审查产品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执行,审查成本基础工作等,以评价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合规性的审查。
②直接材料费的审查,包括直接材料耗用量的审查、直接材料计价的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审查。
③直接人工费的审查,包括审查直接人工费的真实性、审查工资结算的正确性、审查工资分配的正确性、审查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分配的正确性、审查直接人工费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④制造费用的真实性,包括审查制造费用的真实性、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制造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⑤辅助生产费用的审查,包括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⑥在产品成本的审查,包括审查在产品结存量和在产品的计价方法。
⑦产成品成本的审查,包括审查产成品数量和产品成本的计算。
(1)审计目标
确认费用分类的合规性、正确性、开支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费用内部控制系统,审查费用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抽取有关凭证、检查费用审批手续,检查费用账户的设置、登记及凭证保管等,以评价费用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分析主要费用的变动趋势,审查费用开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核查期间费用的截止日期,审查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1)审计目标
确认利润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处理的正确。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描述利润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利润计划,审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查验会计处理程序等,以评价利润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产品销售利润的审查,包括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的合规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②其他销售利润的审查,包括审查材料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③投资净收益的审查,包括审查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④营业外收支的审查,包括审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合规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⑤利润总额的审查,包括审阅“本年利润”账户并核对其与相关账户记录的一致性、复算利润形成。
⑥净利润的审查,包括审查所得税征收范围、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所得税率和税额的计算、所得税的减免以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定期组织对集团所属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考核提供相关资料。
2、参与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规范统一集团财务核算管理。
1、熟悉公司各类财务管理制度,熟悉现行各种税法。
2、了解财务部各岗位工作内容,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
3、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