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15

 
126275
在我们这个法制化的国家不管是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行政违法行为都是有一定的追究时期的,这样才能让受害者在一定的时间里为自己讨回公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合理的追诉期内上诉。那么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

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发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超过规定期限才发现时,对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处罚的时间限制。

追究时效的规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规定要求正确理解以下三点:

  1. 追究时效的“发现时间”是指行政机关的立案时间,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时间。
  2. 追究时效的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 如果行政机关在追究时效期限内发现违法行为,但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超过追究时效期限,法院不以超出时效处理。

追诉时效与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追诉时效的期限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确定,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依据。

具体规定如下:

  1.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为5年。
  2.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为15年。
  4.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可追诉。

时效计算

一般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对于没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

对于连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犯,是指最后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完成之日;对于继续犯,是指持续状态的犯罪行为结束之日。

惯犯的追诉期限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惯犯的追诉期限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素
  2.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3.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4.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5.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2. 远期支票的法律责任
  3.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解析
  4.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5. 证券上市的一般条件
  6.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7.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