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包经济学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内部审计外包经济学分析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31

 
12610

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分析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实质不在于是由内部审计人员还是由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而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领导层、董事会的领导、内部审计机构与业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等因素,将最终决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因此,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二、经济效率的分析

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成本、维持成本、培训成本等。然而,这种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到以下影响因素:

  1. 企业在将内部审计外包时,已经支付了审计人员的选拔成本、培训成本等。外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尽相同,如何选择高素质的外部审计人员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企业往往根据外部审计人员及其单位的声望、信誉等进行选择,这可能导致资源投入冗余。
  2. 内部审计由“检查与评价组织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转变为“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以及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协调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及观察与分析问题等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外包所无法实现的。因此,认为内部审计外包一定会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观点是片面的。

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但是,在审计外包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加强内部审计服务的监管和规范。制定内部审计指导性规范,使内审服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审服务所导致的独立性等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2. 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一方面根据国家规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因此,部分内审职能外包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任务不多,设置内审部门并配备内审人员将得不偿失,此时内审职能全部外包则可能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此外,合作内审也是一种选择。在合作内审形式下,企业保留较少的内审人员,可节约人工成本。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获得许多内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判断和知识技能,为企业节约了培训费用。内审人员能够利用外审人员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审工作,并就审计方式、审计目标等问题达成一致,内部审计人员还可把握审计建议的可行性,确保审计工作结果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更具针对性。

延伸阅读
  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3. 检查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4. 成立内部审计自律组织需要些什么条件
  5. 存货舞弊审计的程序有哪些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特殊情况下停止审计:决策的执行
  2. 工程结算审计有时效吗
  3. 现金流量指的是什么
  4. 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分类有哪些
  5.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如何处理
  6.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7. 债权债务清理审计需要哪些资料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