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行政违法如何处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22
我国对于行政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规定是非常看重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体制,因此很多时候行政违法所遭受的危害性是特别大,另外其处罚力度是是非常的强。那么共同行政违法如何处罚?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共同行政违法处罚的法律规定和处理原则
共同违法行为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共同违法行为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要构成共同违法行为,需要满足以下要件:⑴共同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可以是自然人、单位或自然人与单位的组合;⑵共同违法主体在客观上必须具有共同的行政违法行为,即各行为人为追求同一违法结果,完成同一违法事实而实施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违法行为;⑶共同违法主体在主观上必须具有共同的违法故意,即通过意思联络,多个行为人认识到他们的共同行为会发生某一事实结果,并决定参加共同实施该违法行为,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共同行政违法行为的立案和处罚原则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对于共同违法行为,立案和处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并立案原则:共同违法行为本质上属于一个违法行为,不应对每个违法行为人分别立案,而应合并立案。这是遵循法律不得重复评价的原则。2. 分别处罚原则:当实体法明确规定对共同违法行为人需要分别处罚时,应根据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具体分工、参与程度和所起作用等进行处罚。3. 法无明确规定不处罚原则:当实体法没有明确规定对共同违法行为人应分别处罚时,应坚持不对共同违法行为人分别处罚的原则。
共同行政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相关的行政法规对于共同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的处理方式也不一致。有的参照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情形进行处理,有的对共同违法行为当事人各自处罚,有的对所有当事人进行共同处罚,有的则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在对共同违法行为施行行政处罚时,应根据违法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作用和情节,分别作出行政处罚。虽然《行政处罚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没有对共同违法行为作出专门规定,但在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已有所体现。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了对两人以上共同违反该条例的行为人分别处罚的情况,《水上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规定》规定了对有共同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分别处罚的情况,《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规定了对参与串通招标投标的各个违法行为人分别处罚的情况。
结论
在处理共同行政违法行为时,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处理原则,对共同违法行为人进行合并立案和分别处罚。具体处理方式可以参考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