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4-27
行政责任是约束国家机关和公务员的,在这些人违反了法律的时候就会严格执行,一般都是开除然后该怎样处罚就怎样处罚,那么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行政责任构成要件
行为主体
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只有当行为主体的行为构成行政违法时,才会产生行政责任。并非所有行为主体的行为都会导致行政责任的产生。
行政责任
现代法治社会要求对权力和职责的法定化,同时也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必须有法律依据。因此,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和内容应当由法律规定,以确保责任的明确性。
责任能力
行为主体必须具备法定的责任能力,否则即使其行为构成行政违法,也不能追究或承担行政责任。对于行政主体来说,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机构即可。对于行政相对人中的公民来说,必须达到法定的年龄要求并具备正常的智力等条件,才能被认定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公民的责任能力有明确规定。
行为过错
行为主体不承担主观上无过错的行为的责任,例如正当防卫等情况。
惩罚形式
行政责任可以分为惩罚性行政责任、强制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惩罚性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等;强制性行政责任包括强制划拨和执行罚等;补救性行政责任的形式较多,包括认错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撤销违法、纠正不当、返还权益和行政赔偿等。
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等。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通报批评、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和接受行政处分等。
行政相对人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等。此外,外国人及外国组织在我国境内活动时,属于我国行政管理相对方,如违反了我国行政管理义务也要承担行政责任。外国人承担行政责任的特殊方式还包括限期离境、驱逐出境和禁止离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