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办公厅负责人就人民监督员改革试点问题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08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一、《意见》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广泛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要求,以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文件,最高检和司法部研究并报请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政法委同意,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开展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改革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和管理人民监督员的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提高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公信力,加强对检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的原因
作为一项外部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应由检察机关以外的单位或部门负责选任管理,以确保制度的公信力和监督的实效。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阶段,为了及时启动和推广这项工作,人民监督员是由检察机关商请其他单位推荐并经检察机关考察确认产生的。为解决检察机关自行选任人民监督员监督自身执法办案活动的问题,自2010年10月起,各地检察机关主要实行由上一级检察院和“选任委员会”两种方式选任人民监督员,从程序上加强了对人民监督员行使监督权的保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最高检根据中央司法改革要求,进行了重点研究。经过多次协商和联合调研,最高检和司法部一致认为,由司法行政机关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符合中央司法改革精神和人民监督员工作实际,有利于强化司法民主,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渠道,加强对司法权运行的监督制约,综合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国家民主法治建设。随后,最高检和司法部商议并制定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在部分省市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三、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完善监督程序
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进行了拓展,以加强对检察机关行使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人民监督员制度自2010年以来,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督评议案件程序不完善、人民监督员知情权保障不到位、对采纳多数人民监督员意见的处理决定缺乏救济程序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弱化了监督效果,制约了人民监督员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方案》从完善监督前、监督中的程序,设置复议程序,建立知情权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四、设置复议程序的原因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果需要有健全的程序作为保障。许多人民监督员认为,仅经过一次监督评议,对多数不同意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监督意见没有救济程序,影响了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监督工作的积极性,无法完全保证监督效果。因此,《方案》明确规定,如果检察机关未采纳多数人民监督员评议表决意见,并经反馈后,多数人民监督员仍然不同意,可以要求组织案件监督的检察院复议一次。
五、保障人民监督员知情权
知情是监督的前提。人民监督员在案件监督中面临着知情渠道较少、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和健全知情权保障机制。例如,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台账制度,对职务犯罪立案情况、采取强制措施情况、扣押财物的保管、处理、移送、退还情况以及刑事赔偿案件办理情况建立相应台账,供人民监督员查阅,便于其掌握案件办理情况和发现监督线索。此外,还建立了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制度,要求在接待举报人、申诉人时告知其对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向人民监督员反映,以及在案件的诉讼环节告知相关人员有关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的内容。同时,建立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等机制,邀请和组织人民监督员参加职务犯罪案件的跟踪回访、执法检查、执法评查等工作,以及在执行搜查、扣押等过程中邀请人民监督员作为见证人并接受其监督。通过改革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和完善监督范围、程序,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检察机关行使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提高司法体制的公信力和监督效果,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