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的运用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既要努力提高审计报告的内涵,也要深度开发审计报告的外延成果。通过对审计成果的外延内调,全面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水平。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应用
预算执行审计的定义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根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运用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运用主要为人大监督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全面了解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服务,以提高预算执行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能力和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运用方式一: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机关将预算执行结果撰写成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作为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本级政府决算的依据。
运用方式二:专题报告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形成专题报告,关注政府工作的重点情况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服务,以支持领导宏观决策。
运用方式三:提高财政资金管理能力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对预算单位预算的编制、批复、执行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提高预算执行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公众的运用
随着政务公开,社会公众也成为预算执行结果的使用者。公众了解地方政府预算支出,既能加入监督中,又能完善公众知情权,增强对地方政府的认可度。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
运用方式一:干部档案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干部档案,用于领导干部考核、考评、表彰、任用等方面的审计关。
运用方式二: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采取纪律处分、诫勉谈话、立案查处等措施,决不姑息迁就。
运用方式三:整改措施
每次经济责任审计后,对审计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提炼加工,集中反映问题,统一制定整改措施,以实现问题的查处和制度的完善。
政府投资审计结果的应用
政府投资审计的定义
政府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
政府投资审计结果的运用
政府投资审计结果的运用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审计风险,并逐步提高跟踪审计比例,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健康有序合法运行。
运用方式一:竣工决算报告
基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算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批、固定资产移交以及财政部门办理拨款手续。
运用方式二: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是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进行不间断、有重点的审计监督,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项目的合法运行。
其他审计结果的应用
除了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外,基层审计机关还进行专项审计项目,如社保审计、土地审计、地方债务审计等。
专项审计结果的运用
专项审计结果的运用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宏观决策方面发挥作用,为领导层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二是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有助于解决改革和经济生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入绩效审计,突出审计结果的重要性、及时性和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