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凭证的相关事项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债权凭证的相关事项是什么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14

 
12085

债权凭证的相关事项

一、债权凭证的定义

债权凭证制度指的是在实现金钱债权的执行过程中,当债务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时,人民法院执行机构采取措施,并裁定案件终结,发给债权人一种书面凭证。该凭证证明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的债权数额。债权人可以依据该凭证再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待发现债务人的财产后进行执行。

二、债权凭证的背景

近年来,各地法院普遍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出现大量积案和陈案,引发了当事人的广泛不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法院正在寻找减少积案、提高执结率的方法。其中,借鉴台湾司法制度中的强制执行法规定的"再执行凭证"或"权利凭证"制度,提出了发放债权凭证的方法。在案件暂时无法执行的情况下,例如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或下落不明,当事人可以申请债权凭证,人民法院将案件的债权登记于特定格式的文书上,以证明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同时,该执行案件可以被法院认定为终结。一旦当事人发现了执行线索,可以立即凭债权凭证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三、债权凭证的作用

债权凭证的发放对于解决执行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债权人在案件暂时无法执行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种书面凭证来证明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债权凭证的发放可以使债权人在案件终结后,持续保持对债务人的债权要求,并在发现执行线索后,及时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债权凭证的发放还可以提高执结率,减少积案和陈案的数量,提高司法效率。

四、债权凭证的申请和使用

当事人可以在案件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申请债权凭证。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申请书,并按照法院规定的特定格式进行申请。一旦债权凭证被发放,债权人应妥善保管,并在发现执行线索后,及时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通过债权凭证制度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提高司法效率,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各地法院应进一步完善债权凭证制度,并加强宣传和培训,以确保其顺利实施。

延伸阅读
  1. 债权凭证制度对执行期限的适用
  2.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3. 一、债权凭证的定义
  4.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5. 债权凭证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2.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3.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4.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5.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6.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7.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