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9
根据理论,抵债资产的确认条件非常明确。首先,与该抵债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其次,该抵债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当债务人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时,需要解决抵押财产的保管问题。如果抵押财产发生毁损或灭失,应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第十五条规定,银行应按照有利于抵债资产经营管理和保管的原则来确定抵债资产经营管理主责任人,并指定保管责任人,明确各自的职责。
根据第十六条规定,银行在办理抵债资产接收后,应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特点等决定采取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等方式。
在抵债资产的收取直至处置期间,银行应妥善保管抵债资产,并建立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
银行应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和状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了解抵债资产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变化情况,发现影响抵债资产价值的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补救措施。
每个季度至少应组织一次对抵债资产的账实核对,并记录核对结果。核对应确保账簿一致和账实相符,如果不符,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