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指的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审查法律知识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指的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119563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指将诉讼主体提供到法院、用来证明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中具有违法成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予以排除。

内容

1.以刑讯、威胁、欺骗、利诱等方式获取的言辞证据和以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获得的实物证据属于非法证据。

2.对于一性质严重的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要在审判程序中予以排除买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争议

所谓非法证据,就是指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而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那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的规则。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禁止以违反法律的方式获取证据,然而对非法获得的证据能否获得证据能力,成为定案根据,在刑事诉讼法学界却颇有争议。概括而言,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全盘否定说。认为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据资格,因而主张一概不得作为证据使用。根据主要是“毒树之果”的理论,认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其使用是有害的,因为它会鼓励司法人员的违法行为,纵容对公民隐私、住宅和人身等权利侵犯,破坏法制。英国大法官基尔穆尔有句名言:“必须遵守审判活动的程序,即使——在一些例外的场合下——有损于事实真相,也在所不惜!”

第二种观点为真是肯定说。认为非法证据只要是查证属实的就具有证据资格,主张把非法手段和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区分开来。欧洲司法调查官——埃莫里克斯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支持者,他曾说过:“只要真相能够得到,它是如何获得的并不重要。”

第三种观点为折中说。即:一方面认为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据资格,另一方面又认为不能把非法证据完全排除。可以把非法证据看作证据线索,再通过合法的手段将其转化为合法的证据。

第四种观点为利益权衡说。认为非法证据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作为证据,但是对于危害国家和社会重大安全的案件,基于国家安全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权衡,也可以将采取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延伸阅读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行政诉讼法中是怎么运用的
  2. 非法证据的概念和定义是什么
  3. 刑事审判中对运用证据的解析
  4. 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排除对象?谁可以提出排除
  5. 非法证据排除规范解释的认识偏离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
  2. 被害人证据不足怎么办
  3.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4. 刑事证据清单
  5. 民事判决书送达方式的相关法律解析
  6. 如何收集出轨证据以支持离婚案件
  7.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是如何发生的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