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24

 
119423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手段的分类和应用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库的建立

利用政法专线网络作为基础,建立信息库以获取线索并扩大案源。运用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储备相关信息和线索,提高工作效率。

2. 手机监测仪的运用

通过手机监测仪确定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位置,以便准确、及时地控制侦查对象。这种设备主要用于侦查对象和证人故意回避侦查、隐瞒真实位置、企图潜逃或拒绝指证的情况。

3. 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运用

通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固定审讯过程,打消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一些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初始阶段如实交代全部罪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逃避法律惩处的侥幸心理,常常部分或全部推翻原供。通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可以有效防止嫌疑人翻供,并避免办案人员被诬告。

4. 密摄、密录设备的运用

针对老奸巨猾、死不认账且有重大犯罪的嫌疑人,可以使用密摄、密录设备秘密提取其主要犯罪事实的证明资料,促使其全面交代。

5. 测谎技术的运用

测谎作为一种技术侦查手段,在侦查中具有缩小范围、搜寻证据和辨别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作用。虽然测谎在直接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缺乏证据能力,但在审查判断证据以及判断证言可信性方面发挥作用。

职务犯罪侦查中技术侦查手段运用的基本原则

1. 程序法定原则

侦查人员或专门实施技术侦查手段的人员是唯一有权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主体。批准使用技术手段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包括批准人员的法定身份以及授权书中对使用技术手段的时间、地点、方法和对象的明确规定,不得采用广泛使用的“拉网式”方法。执行技术手段时,只允许侦查人员参与,与案件无关的人员不能随意参与。

2. 合目的性原则

检察机关使用技术手段时,必须以侦查职务犯罪为目的,不能将技术手段用于非侦查犯罪的目的,如权力斗争、人事安排甚至一般性违纪违法行为等。

3. 必要性原则

为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免受不合理侵害,使用技术手段必须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下,技术手段只针对重罪使用,并且作为最后手段选择,即在其他手段无效时才能采用。执行技术手段时,一旦达到侦查目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超出侦查目的的使用属于过度适用。对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证据要合理运用,只能在职务犯罪或其他相似重罪中使用,不得将其运用于轻微违法犯罪或不相关的犯罪侦查中。

4. 权利救济原则

在使用技术手段过程中,一旦当事人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不合法侵犯,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权利得到救济。

延伸阅读
  1. 法律对提取电子数据是如何规定的
  2. 刑诉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内容解析
  3. 公安是否有权查看微信聊天记录?
  4. 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
  5.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决定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录完口供之后的流程是什么
  2. 血迹是直接证据吗
  3. 遇到网络诈骗警察如何取证
  4. 工伤有证人录音能否可行
  5. 讯问未满14周岁的嫌疑人需要律师在场吗
  6. 网逃证据不足怎么处理
  7. 酒驾怎么才算证据不足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