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28
破坏交通工具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行为,并且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破坏的方法包括放火、爆炸、拆卸或砸毁重要机件,故意违章操作制造事故,在修理中制造隐患并交付使用等。只有实施破坏行为足以使特定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才能构成本罪。
倾覆是指车辆倾倒、颠覆、船只翻沉、航空器坠落等;毁坏是指使交通工具完全报废,或受到严重破坏,以致不能行驶或不能安全行驶。倾覆、毁坏危险指破坏行为虽未实际造成交通工具倾覆、破坏,但具有使之倾覆、毁坏的实际可能性和危险性。只有破坏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重要部位和机件,才可能产生这种实际可能性和危险性。
对于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不应以给交通工具本身造成损失的价值大小为标准,而应以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为根据。即使只拆卸一个螺丝钉,但由于被拆卸,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也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因此,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或者毁坏的危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
1. 被破坏的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包括正在行驶或者飞行中的交通工具,以及经过验收,在交付使用期间,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只有破坏这种正在执行和随时可能执行运输任务的交通工具,才能够危害公共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负责修理交通工具的人员,在修理中故意进行破坏,或制造隐患,将受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惩罚。
2. 破坏的方法和部位:只有使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或者用其它方法破坏交通工具的重要装置部件,才足以造成车翻、船沉、航空器坠落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本罪。如果只破坏一些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协助性设备,则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只要达到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既遂。关于未遂的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罪属于危险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危险作为法定的既遂标准,因此不存在未遂。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本条的规定,只有行为实行终了才会产生实际危险状态,因此如果行为人尚未达到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就构成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