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1年3月12日《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案件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对于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以赌博罪论处。
本案中,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答复》规定的情形是针对行为人在人流较多的公共场合设置圈套,诱骗不特定人群参赌,赌资较小的情况下才应以赌博罪定性。这是因为这种行为多发生在公共场合,针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然而,在本案中,陈某的行为对象是特定的,侵害的客体也只是邹某的财产权利,并不符合《答复》中所规定的情况。
诈骗罪的本质在于通过虚构事实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产。赌博是指以财物进行博彩的行为,输赢有一定的概率性,结果无法预料。如果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诱使他人参加假赌博,并在赌博中弄虚作假骗取他人钱财,那么输赢结果就不具有任何偶然性。被害人因此误认为运气不佳,按照赌博规则交出钱财,这种行为就属于以赌博为名,行诈骗之实,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换言之,如果行为人纯粹以赌博为诱饵,针对特定被害人设计圈套占有钱财,属于以赌博为手段的诈骗行为。在本案中,陈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虽然本案中赌博行为是实施诈骗犯罪的手段,但两者之间并不构成牵连犯。牵连犯要求所实施的数罪均单独构罪。在本案中,陈某不符合聚众赌博、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这三种赌博罪的客观行为,因此不构成赌博罪。此外,本案中的“赌博”已经失去了输赢或然性的特征,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赌博。因此,陈某的行为仅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