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49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49条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24-07-10

 
11649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根据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行为,指的是采取窝藏犯罪分子或作假证明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根据第三百四十九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 窝藏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得到的财物隐藏在自己的住所或其他隐蔽的场所,以逃避司法机关追查的行为。
  2. 转移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以抗拒司法机关对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所得财物追缴的行为。
  3. 隐瞒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指当司法机关追查毒品和赃物,向其询问时,故意不讲毒品、犯罪所得财物隐藏处的行为。

缉毒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根据第三百四十九条,缉毒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共犯论处

根据第三百四十九条,如果事先通谋,与犯罪分子共同策划、商议并事后包庇犯罪分子或为其窝藏、转移、隐瞒毒品及犯罪所得的财物的行为,将会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条文注释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是指采取窝藏犯罪分子或作假证明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窝藏

窝藏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是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得到的财物隐藏在自己的住所或其他隐蔽的场所,以逃避司法机关追查的行为。

转移

转移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是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以抗拒司法机关对毒品或进行毒品犯罪所得财物追缴的行为。

隐瞒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

隐瞒毒品或犯罪所得的财物是指当司法机关追查毒品和赃物,向其询问时,故意不讲毒品、犯罪所得财物隐藏处的行为。

事先通谋

事先通谋是指在犯罪分子进行毒品犯罪活动之前,与犯罪分子共同策划、商议并事后包庇犯罪分子或为其窝藏、转移、隐瞒毒品及犯罪所得的财物的行为。

关联法规

《禁毒法》第60条

延伸阅读
  1.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2. 犯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怎么处罚,有没有法律规定
  3. 刑法寻衅滋事罪是哪一条规定
  4.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
  5. 公务员重婚罪判几年以上怎么判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被行政处罚对政审的影响
  2. 什么是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3. 放火罪的法律定义
  4. 偷家里的8万钱是否构成盗窃罪?
  5. 众多APP被下架,涉嫌什么违法行为
  6. 交易平台倒卖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
  7. 男16女25构成强奸罪吗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