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何谓“严重污染”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何谓“严重污染”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28

 
11644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摘要

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环境破坏案件,许多企业将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为了规范相关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司法解释,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引言

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将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并对2013年发布的司法解释进行了完善。

第一条 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第二条 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第三条 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第四条 从重处罚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第五条 情节轻微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全部赔偿损失,积极修复生态环境,且系初犯,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如果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第六条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认定

对于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活动,且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当按照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如果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如果不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如果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其他犯罪,以其他犯罪论处。

第七条 共同犯罪的认定

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并且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

第八条 多重犯罪的认定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并且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环境监测数据的证据使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监测数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公安机关单独或者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取污染物样品进行检测获取的数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第十条 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的认定

对于案件所涉及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指定的机构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进行认定。

第十一条 有毒物质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以下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

第十二条 非法经营危险废物的认定

对于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以营利为目的,从危险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并且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

第十三条 确定案件中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列的废物,可以根据涉案物质的来源、产生过程、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以及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证据,结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出具的书面意见作出认定。对于危险废物的数量,可以综合被告人供述,涉案企业的生产工艺、物耗、能耗情况,以及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证据作出认定。

第十四条 确定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

对于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第十五条 解释的施行和废止

本解释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如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1. 2013年两高关于盗窃罪的最新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2. “两高”出台办理抢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3. 刑事审判中证人证言质证的关键问题
  4. 网上销售卷烟如何处罚
  5. 醉驾无证驾驶致人轻伤的法律处罚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打人者跑了构成什么罪
  2. 用手机拍警察执法算违法吗
  3. 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4. 故意扎轮胎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吗
  5. 猥亵罪和猥琐罪有什么区别
  6. 重犯罪一般是几年
  7. 如何查询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通缉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