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谎报刑事案件会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警方呼吁
公共应急资源得靠众人护
警方表示,家里遇到日常的麻烦事,居民完全可以直接找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热线解决。比如,群众家中停水、停电、停燃气等可直接向水、电、燃气等相关生活服务部门寻求帮助或解除困难;被困电梯可直接拨打“96333”电梯应急电话,卫生求助、医疗急救更应直接拨打“120”快速求助。类似这些急事,居民不应让公安机关来做“二传手”,既耽误自己时间,又浪费公共资源。
根据2003年公安部《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等相关规定,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公安机关受理的报警、求助、投诉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受理报警范围: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是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警情。
2。受理紧急求助范围: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及生命情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查找的;公众处于危难、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3。受理投诉范围: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违反法律法规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等。
警方呼吁,希望广大市民共同保护公共应急资源,正确拨打、使用“110”,让110接处警平台服务更快、更及时。
“谎报警情”与“谎报案情”如何区分认定
首先,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谎报警情”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谎报案情”则属于妨害社会管理行为。前者侵犯的客体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运行秩序,如车站、港口、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秩序;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对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制度,如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的查处、税务机关对逃税行为的调查。
第二,两者行为客观表现形式不同。“谎报警情”是指在社会上散布虚假的刑事、治安警情或者向110报警台或其他部门报告虚假的信息,一般限于谎报可能导致公众恐慌、公共秩序严重扰乱的案(事)件,如正在发生的挟持人质、聚众械斗、抢劫金融机构、爆炸、投毒等,其谎报的内容具有紧迫性。而“谎报案情”是指向行政执法机关举报、投诉并不存在的案件事实或者夸大案件事实,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
第三,处罚幅度有差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谎报案情”仅有一档处罚幅度,即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谎报警情”则有两档处罚幅度,即针对一般情节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针对情节较轻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两者的处罚幅度上限相同,但对“谎报警情”的处罚幅度自由裁量范围更大。
综上,拨打110向公安机关谎称抢劫案发生的行为,并非可能导致公众恐慌、公共秩序严重扰乱的案件事实,其目的是借助公安机关的调查行为对其妻子和儿子进行报复,同时其行为也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应是“谎报案情”,而非“谎报警情”。鉴于其行为未造成较严重后果,按法定处罚幅度下限作出处罚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