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犯罪能进监狱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小孩子犯罪能进监狱吗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05

 
116243

小孩子犯罪是否会入狱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会被判刑或在监狱服刑,取决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和犯罪情节等因素。如果犯罪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一般不会被送进监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可以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政府可以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

宽大处理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意味着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的宽大处理情节。具体的从轻或减轻程度取决于具体案件。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量刑时,应该区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决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时,也应考虑不同年龄段犯罪人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大处理的原则。

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的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是一个刚性要求,没有例外。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即使审判时已满18周岁,如果犯罪时不满18周岁,也适用这一规定。我国刑法规定不适用死刑的主要原因是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由于未成年人尚未完全成长,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一般不具备罪行极其严重、无法改造的程度,不适宜适用死刑。

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根据我国《未成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分案处理的原则

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和分别执行。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只要不妨碍诉讼,应该进行分案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应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在不妨碍审理的情况下,应分开办理。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犯罪现象增加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涉及刑事案件的人数在1986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增加了一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案件经常发生,扰乱了社会秩序,给未成年人和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1985年,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作案人数为112,063人,1995年增至152,755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比例高于全体人口的犯罪率。1988年全国各级法院判处的青少年刑事犯罪中,未成年人占15%,比1987年增加了13.79个百分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低龄化的违法犯罪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这种低龄化的违法犯罪潜在着巨大的社会危害。犯罪年龄低龄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明显特点。九十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七十年代提前了2-3岁,一些孩子在7、8岁就开始了犯罪生涯,14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加。

犯罪类型增多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涉案案由已不再是过去的两三种,案由范围已扩大到9种之多。其中,侵财型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80%左右,主要是盗窃,特别是团伙盗窃最为普遍。未成年人的财产犯罪主要与其物质需求增加、自我意识发展等有关。此外,高消费、超前消费、物质攀比等社会风气也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十六岁孩子在强奸现场旁观怎么判刑
  2. 买孩子的也得判刑吗
  3. 判了肇事逃逸对孩子有影响吗
  4. 隐瞒结婚和她人育有孩子会被判刑吗
  5. 离婚了不给孩子抚养费判多少年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打人者跑了构成什么罪
  2. 用手机拍警察执法算违法吗
  3. 他人快递死猫恐吓我怎么办
  4. 故意扎轮胎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吗
  5. 猥亵罪和猥琐罪有什么区别
  6. 重犯罪一般是几年
  7. 如何查询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通缉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