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10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个人非法集资行为,根据集资数额的大小进行刑事处罚。如果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如果数额在2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而如果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对于单位进行集资诈骗的行为,同样要根据集资数额的大小进行刑事处罚。如果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如果数额在25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非法集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集资,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即集资者没有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非法集资往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了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非法集资是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的“不特定的对象”指的是社会公众,而不是特定的少数人。
为了掩饰非法目的,非法集资犯罪分子通常与投资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非法集资常用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通常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运作,等到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并潜逃。
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有的以种植、养殖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虚假项目如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不法分子通过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的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为幌子,欺骗群众投资。
为了给非法集资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通常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甚至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做广告等加大宣传,以获取群众的信任。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曾是信贷员人头熟、关系多等身份优势,骗取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