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令作战消极罪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违令作战消极罪认定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0-05-25

 
115989
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同时保卫国家和人民。然而一些指挥人员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构成犯罪。那么违令作战消极罪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区分本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中虽然都有违抗命令的构成要件,但其含义有所不同。在战时违抗命令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依据,不需要再有其他具体的危害行为;而在违令作战消极罪中,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临阵畏缩,作战消极,并造成严重后果,违抗命令仅仅是限制条件,说明行为人违反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但其严重程度尚未达到战时违抗命令罪那样。因此,在违令作战消极罪中,仅凭其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是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当然,如果行为人在作战消极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符合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构成条件的,应按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战时违抗命令罪定罪处罚。

(二)区分本罪与玩忽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主观上都是出于过失,客观上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又都可能发生在战时或战场上,而且作战消极的行为广义上也是一种不尽职的行为,因此很容易混淆。其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指挥人员在指挥部队(分队)执行作战任务时,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以致整个部队(分队)行动迟缓、消极怠战,造成严重后果,指挥人员对此应负的领导责任;而后者侧重于指挥人员由于个人在指挥岗位上玩忽职守,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指挥人员对此应负的直接责任。

(三)区分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犯这两种罪可能出于完全相同的犯罪动机,如贪生怕死,畏俱战斗,而且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及客观环境很相似。其区别除了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外,主要在于行为人是否脱离了战斗岗位。临阵脱逃的行为人己脱离战斗岗位,没有继续参加战斗;作战消极的行为人仍在战斗岗位上,只是作战不积极。如阵地追敌攻击时躲在掩体内不敢积极还击,追击敌人时怕敌人反扑不敢大胆逼近敌人等,都不应认定为临阵脱逃。

延伸阅读
  1. 刑法专业术语解析:违令作战消极罪
  2. 一般违令作战消极罪既遂是怎么量刑的?
  3. 违令作战消极罪如何认定
  4. 违令作战消极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5. 中国刑法对违令作战消极罪既遂的量刑规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