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1-22
认定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时,需要注意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区别。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军事部队根据军事需要,依法有偿使用公民和单位的财物,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军人擅自抢劫、掠夺战区无事居民财物的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
本罪是依法作出的有偿使用,后者是擅自进行的抢劫、掠夺;本罪有偿使用,后者无偿占有;本罪出于国家的军事需要,后者出于个人非法占有的目的;本罪包括一切财产,后者一般仅限于动产;本罪可以发生在后方和前方,后者必须发生在前方即军事行动区等。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必须发生在战时。根据《刑法》第451条的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受敌方突然袭击时。执行戒严任务或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可以视为战时。如果拒绝军事征用行为不是发生在战时,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根据该条规定,只有战时拒绝军事征用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本罪。拒绝军事征用虽然发生在战时,但如果情节不严重,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主要指多次拒绝征用、煽动多人拒绝征用重要急需物品、因拒绝征用而误机、造成作战失利、影响军事任务完成、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等。
根据《刑法》第381条的规定,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在战争期间,国家和武装部队根据需要,对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房屋、场所、设施、运输工具、工程机械等实施紧急征用,以提高部队的机动和运输等后勤保障能力,保证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军事征用属于有偿征用,但不要求在执行军事征用时立即给予补偿,补偿的数额仅限于被征用人的直接经济损失。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客观要件是指战时拒绝征用的行为。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或类似战争等紧急情况下,出于军事需要而依法有偿使用武装部队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财物及其劳动力。军事征用一般由执行作战任务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可以依法决定进行军事征用。拒绝可以是对征用通知置之不理,也可以是以暴力、威胁方法拒绝征用。拒绝的方式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是在量刑时需要考虑的情节。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