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8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在战争期间,根据国家和武装部队的需要,对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房屋、场所、设施、运输工具、工程机械等进行紧急征用。这是为了迅速组建和扩建部队,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运输能力,保证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各国普遍采取征用措施,并在法律上对征用军用物资和设施的范围、对象、时机、权限、惩处等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48条规定,国家根据动员需要,可以依法征用组织和个人的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且情节严重。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或类似战争等紧急情况下,依法有偿使用武装部队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财物及其劳动力。军事征用由执行作战任务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可决定进行军事征用。被征用人无法当场给予补偿时,征用单位应当开具征用证明,并在以后有可能时进行补偿。拒绝征用可以是对征用通知置之不理,也可以是以暴力或威胁方式拒绝。拒绝方式不影响本罪成立,但在量刑时应考虑相关情节。
本罪的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在认定本罪时,需要注意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区别。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因军事需要而依法有偿使用公民、单位的财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通有紧急情况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则是军人擅自进行的抢劫、掠夺战区无事居民财物的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这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依法作出的有偿使用,后者是擅自进行的非法占有;前者出于国家的军事需要和国防利益,后者出于个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和私欲;前者包括一切财产,后者一般仅限于动产;前者可以发生在后方或前方,后者必须发生在前方即军事行动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