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对于在刑事诉讼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以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检察院将依法认定为伪证罪。然而,仅仅存在伪证行为并不足以构成伪证罪,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情节和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11月30日印发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出现时,检察院将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判,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如果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如果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制造伪证,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如果伪证行为导致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如果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检察院将认定为伪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对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以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