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与渎职罪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侵占罪与渎职罪区别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12-02

 
114929

侵占罪与渎职罪的区别

客体方面的区别

侵占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而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的区别

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而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主体方面的区别

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而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观方面的区别

侵占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而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侵占罪的历史沿革

侵占罪源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罗马法,在欧洲封建时代是财产犯罪的一种。直到19世纪,侵占罪才完全与盗窃罪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罪名。

在中国封建社会法律中,相当于侵占情形的犯罪一般也包含于盗窃罪之中,视为盗窃。然而,侵占罪作为明确独立的罪名并规定有独立法定刑的最早立法是《大清新刑律》。

中国古代刑法形成最早,刑法制度最为发达,刑法观念最为丰富,故而刑事法制是中国古代法制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中国古代独立罪名体系发展过程中,早期的罪名体系是《法经》所确立的以盗贼为中心的罪名体系,这种罪名体系在后来的秦律及汉律中一直被沿用下来。

清末的《大清新刑律》将侵占罪作为类罪加以明确,并将“侵占”二字明确作为罪名用语予以规定。侵占罪被定义为:“侵占他人依共有权、质权、及其他物权或公署之命令而善意所管有之自己共有物或所有物的行为”。虽然中国古代已有侵占罪的相关规定,但要给其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却是十分困难的。

从侵占行为加以表述,中国古代界定侵占罪的范围包括非法拾得他人遗失物、埋藏物,据为己有的行为;占有他人代管物不能如期偿还或不返还的行为;持有对他人实施擅自使用、诈称灭失、不偿还债务、逾期不还、故意错认为己有的行为;以及盗窃行为、职务侵占行为等。可见,古代对侵占罪的规定是非常广泛的。

我国现行《刑法》对侵占罪的规定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上述行为所触犯的罪名是侵占罪。

延伸阅读
  1.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2.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5. 游戏公司员工私下给玩家发元宝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