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套路贷后怎么保护自己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07
已经成为套路贷受害者后的自我保护措施
当一个人成为套路贷的受害者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利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根据情况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
套路贷的犯罪嫌疑人往往采用以下手法进行诈骗:
- 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通常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然后以各种虚假理由,如“保证金”、“行规”等诱使被害人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 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通过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部分资金收回,使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 故意制造违约或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通过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 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犯罪嫌疑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然后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 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如果成为套路贷的受害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收集套路贷的证据,停止还款,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保护自己的利益。